CC(ChallengeCollapsar)攻击作为一种针对Web应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,通过模拟正常用户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,导致网站响应缓慢甚至瘫痪。与DDoS攻击不同,CC攻击更隐蔽,其请求特征与正常访问高度相似,传统防火墙难以识别。本文将从攻击原理、应急响应、技术防御、优化策略四个维度,详解网站服务器遭遇CC攻击时的解决方法,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服务并构建长效防护体系。
一、CC攻击的原理与危害
CC攻击的核心逻辑是利用大量“合法”请求消耗服务器关键资源,使其无法响应正常用户访问。其攻击路径主要包括:
攻击目标:集中针对服务器的CPU、内存、数据库连接、会话资源等,例如通过频繁请求动态页面(如带参数的PHP、ASP页面)迫使服务器反复执行数据库查询,耗尽数据库连接池;或通过长连接请求占用Web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。
攻击手段:
利用肉鸡或僵尸网络发起分布式攻击,每台攻击主机发送的请求量不大,但数千台主机协同攻击可形成流量洪流;
模拟搜索引擎爬虫、普通用户浏览器的请求头信息(如User-Agent、Referer),绕过基础防护规则;
针对验证码、登录页面等防护薄弱环节,使用打码平台自动识别验证码,持续发起注册或登录请求。
危害表现:服务器CPU使用率飙升至100%,内存占用持续增长,Web服务器(如Nginx、Apache)出现“toomanyopenfiles”错误,正常用户访问时出现“503ServiceUnavailable”或页面加载超时,严重时整站瘫痪。
二、网站服务器被CC攻击如何解决?
当发现服务器疑似遭受CC攻击时,需在15分钟内启动应急方案,优先保障核心业务可用:
1、快速定位攻击特征:通过服务器日志(如Nginx的access.log)分析异常请求,重点关注:来源IP集中的请求(如某一IP段短时间内发起数百次请求);重复访问同一动态URL的请求(如带相同参数的/product.php?id=1);User-Agent异常或为空的请求(可能是攻击脚本发起);会话Cookie不变但频繁刷新的请求(排除正常用户行为)。可使用命令“grep"GET/path"access.log|awk'{print$1}'|sort|uniq-c|sort-nr|head-10”统计TOP10请求IP,快速锁定攻击源。
2、紧急拦截与限流:
IP临时封禁:通过防火墙(如iptables)或Web服务器配置,临时封禁攻击IP或IP段。例如Linux系统执行“iptables-IINPUT-s1.2.3.4-jDROP”封禁单个IP,或“iptables-IINPUT-s1.2.3.0/24-jDROP”封禁整个网段。注意定期解封,避免误封正常用户。
连接数限制:在Nginx中设置单IP最大连接数和请求频率。
静态页面临时替代:将受攻击的动态页面(如商品详情页)临时替换为静态HTML页面,减少服务器动态资源消耗,保障用户基本访问。
资源扩容应急:若攻击流量过大,可临时提升服务器配置:
云服务器用户通过控制台快速升级实例规格(如从2核4GB升级为8核16GB),开启弹性伸缩应对流量峰值;
启用CDN的“动态加速”功能,将部分动态请求分流至CDN节点,减轻源站压力;
暂时关闭非核心功能(如评论、搜索),集中资源保障首页和商品页访问。
三、部署多层次防护体系
应急措施只能缓解燃眉之急,需通过技术手段构建深度防御屏障,精准识别并拦截CC攻击:
Web应用防火墙(WAF)防护:
1、部署专业WAF(如阿里云WAF、腾讯云WAF),开启“CC攻击防护”模块,通过行为分析识别异常请求:
2、基于IP、Cookie、设备指纹的多维限流,区分正常用户与攻击源;
3、动态生成验证码(如滑动验证、点选验证),要求高频请求的客户端完成验证后才能继续访问;
4、采用“挑战-响应”机制,对疑似攻击的请求发送计算密集型任务(如JS加密运算),消耗攻击脚本资源。
自定义防护规则:针对网站特点设置规则,例如限制单个IP对登录页面的请求频率(如10分钟内不超过5次),对API接口设置Token验证,拒绝无Token的请求。
服务器与应用层优化:
1、Web服务器配置强化:
Nginx启用“ngx_http_limit_req_module”和“ngx_http_limit_conn_module”模块,精细化控制请求频率;
Apache修改“httpd.conf”,设置“MaxClients”“MaxRequestsPerChild”参数,限制最大并发数和单个进程处理的请求数;
启用连接复用(如Nginx的“keepalive_timeout10s”),减少TCP连接建立开销。
2、数据库与缓存优化:
为动态页面添加Redis缓存,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(如将商品详情页缓存5-10分钟);
优化数据库连接池配置(如MySQL的“max_connections”设为合理值,避免连接耗尽);
使用读写分离架构,将查询请求分流至从库,降低主库压力。
3、CDN与高防IP协同防护:
将网站接入CDN,利用CDN节点的分布式架构分散攻击流量,隐藏源站IP;
开启CDN的“智能加速”功能,通过节点缓存静态资源,对动态请求进行智能路由;
对于大流量CC攻击,启用高防IP服务(如阿里云高防、百度智能云高防),将攻击流量引流至高防节点清洗,仅将正常请求转发至源站。
文章名称:《网站服务器被CC攻击如何解决?》
文章链接:http://idc500.com/10578.html
【声明】:优云主机测评 仅分享信息,不参与任何交易,也非中介,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,均不作直接、间接、法定、约定的保证,读者购买风险自担。一旦您访问优云主机测评 ,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。
【关于安全】:任何 IDC商家都有倒闭和跑路的可能,备份永远是最佳选择,服务器也是机器,不勤备份是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表现,请保持良好的备份习惯。